一、当前背景
今天聊些设计基础部分。
设计工作中,我们总会接到不同场景、不同目标用户的业务需求,需要不同风格的设计方案支持,但无论是什么风格的设计,用户都会有一个共同诉求——「品质感」。
二、什么是品质感?
所谓品质感其实就是产品给人的一种严谨、专心对待的态度。同样一本书的封面,粗糙纸的封面和细心打磨的小羊皮封面就是不同的概念。
例如无印良品和爱马仕,两者都会传达给用户一种「品质感」,虽设计方向不同,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性——对细节的深度打磨。其实品质感就是来源于产品对细节的深度考究与打磨。




一款有品质感的设计,随之带来的是用户使用中的舒适度、好感度、信赖感。
三、界面中的品质感
界面设计也是一样,也会带给用户一种品质感,其同样是源于设计师对界面的每处细节的深度考究。
界面的品质感主要来源于界面四个维度、界面中的结构、界面中的图形、界面中的颜色和界面中的动态,今天说如何通过结构提升界面品质感。

四、界面中的结构
界面的结构在用户体验中起着重要作用,其相当于界面设计中的「骨」,界面结构中的细节更是会直接影响到整体设计的品质感。那么具体结构中的细节体现在哪里?

1. 关系
信息关系包含界面中的组合、层级、分割等。
组合
「物以类聚」,界面内需明确传达各元素间的关系。
辅助信息服务于主体信息:辅助信息为主体内容的延续说明或补充操作,作用为服务于主体内容。同一组合内,信息间需有明确的关系与合理的顺序,且辅助信息不能抢镜。例如朋友圈,清晰传达关系的同时,以内容为主的阅读方式不会被头像内容干扰。

关系越紧密的内容距离应越近:形式不变的基础上,元素之间的距离越近,越易被视为同一组合。距离相同时,横向排列的内容接近度相对更高。

层级
界面的层级关系主要体现在主次、优先级、层数。
主次分明、避免层级混乱:清晰的层级结构,能让用户更快的获取重要内容,同一组合下其信息一定有主要展示和次要展示。可以通过位置、面积、颜色三个维度建立主次层级的对比度。
位置。在中国,用户的阅读习惯为从左上至右下,所以用户对左上区域的观察最优,依次为右上,左下,而右下最差。因此,左上部和上中部被称为「最佳视域」。
面积。信息内容在界面内的占比面积越大,信息越是突出。
颜色。白色背景下,明度越低/饱和度越高,信息越是突出。

同一组合下,有且仅能有一个最重要的内容:当所有的内容都重要,也就等于所有内容都不重要,信息的优先级不取决于主要信息是否够大,而是主要信息和次要信息的对比度。

同一页面,信息层级不宜过多:过多的信息层级会让页面变得复杂,增加用户的理解成本。冗余的信息展示会让界面变的凌乱琐碎,一定程度上干扰用户使用体验。一般情况下界面应控制在3层信息以内。

主次分明、优先级明确、层级适当会让界面的信息传达更清晰明确,进而增加用户的使用中的舒适度。
分割
分割是用于区分不同信息的方法,大概可以分为距离分割、线性分割、面性分割(背景色分割)、颜色分割。
距离分割:增大两模块的距离达到内容分割内容作用,元素间的距离越远,越不易被视为同一组合。其好处是可以省去分割元素,减少视觉层级,让界面更干净、明快。

线性分割:线性分割是目前界面中最常用的分割方式,其优势是线自身「较轻」,不易干扰用户。值得注意的是线本身不重要,不宜过度强调,应点到为止,所以线的颜色不宜过重。

面性分割/背景色分割:当处理多层级、信息复杂的场景,在单个模块里已经用了线性分割的情况下。可能需要更强一点的分割方式来表明模块与模块间的关系,这时我们可能需要面性分割方式。这种方式像是灰色的背景上,罗列着多张卡片,能更明确的表达两组内容的分割感,但其缺点是会较明显的增多界面层级。

颜色分割:当信息的表现形式重复性较高,容易被看混的情况下,颜色分割是更为合适的选择。

能起到分割作用的前提下,分割方式越轻,越不会干扰阅读、界面越干净。
以上可以总结为
界面中的组合能让信息关系更缜密。
层级能让用户更快的获取重要内容。
分割能让用户更清晰的区分不同模块间关系。
2. 字体
文字字体是界面结构中重要组成部分,文字也是多数场景下信息传达最为准确的方法。合理的字体能够增加用户的阅读体验,提升用户在产品使用中的舒适度。合理的字体包含字体的可读性、对比度、间距。
可读性:可读性是字体在界面中需考虑的基础因素,也是首要因素。字体的信息传达需精准、明确。字形选择包括其场景适应和字形的适度性。
字形的场景适应:由于不同的字形会带给用户不同的感觉。由于场景需要,我们一定情况下会选择自定义字体。当我们选择不同的字体时,需要考虑字体在产品内不同模块下是否易于阅读。

字形的适度性:字体本身不宜抢镜。随意的、抢眼的字体一定场景下上能够带来足够的氛围感,但是长期使用会出现「视觉疲劳」,其原因是字体本身的设计抢走了用户正常在该场景下阅读或使用的内容和信息。

对比度
字号:用于区分不同层级的信息内容,为保证信息的快速传达,不同层级的字体需有一定的优先级顺序。
界面内的主文案/一级文案应精简明确。假设用户只会在这个界面停留3、4秒,能够吸引用户继续浏览界面的就是一级信息。当一级信息文案字数过多,会增加用户刚进入页面时的阅读成本,进而降低阅读体验。

另外,移动端小于24px的字号应慎重使用,虽然小的字号会让版式更加的精致,但当同一场景下,小于24px的文案字数偏多时,会影响用户的正常阅读。但可用于弱化的文字链、标签等字数少的场景。

加粗:字号相同,字体加粗也是区分不同层级信息的一种方法,当两信息区分度不大、界面层级过多需要减少层级的场景下,可以选择加粗部分内容建立轻度对比。

字色:我们画画的时候,时常会听到老师说「要注意画面的黑白灰」。在界面设计中,也是一样,我们需注意各层级字体间的黑白灰关系。明确的画面黑白灰关系会让界面变得更干净清晰。另外,当不同明度切换时应保持色相/饱和度不变。

间距:在界面设计中,字间距和行间距会直接影响用户阅读效率。过于紧密的间距会让字体间失去「透气性」,根据我们正常的阅读顺序来讲,字间距要小于行间距以便于每一行更易被视为一组,进而给用户带来更好的阅读体验。我们可根据文案长短,字号大小制定更适合阅读的间距。

字体的可读性是字体的基础,明确的字体对比度能够让信息层级更加清晰干净,而合理的字间距能够无形的提升用户的阅读体验。
3. 信息对齐
对齐是界面结构中的一部分,合理的对齐方式能够使界面内的信息变得更规整,内容传达更明确。让元素间的关系更具节奏感。
联系性
同一组合内的不同元素间需有明确的对齐关系,其关系能够清晰表达不同元素间的亲密性。
元素间的居左对齐:当文案的字数偏多一些的场景下,居左对齐更符合用户的阅读习惯。

元素间的居中对齐:当内容信息较少、或由于对齐元素形状等因素,居中对齐可能会带来意外的收获与效果。

元素间的居右对齐:界面内一般不会用居右对齐的方式来建立两元素间的关系,但是界面内会存在和屏幕建立右对齐关系的元素,与屏幕右对齐的元素一般为主体的解释说明以及辅助操作等。一般情境下,当用户阅读完主要内容信息后才会对操作类的功能有需求,如查看购买、关注、查看更多、进入下一页面等。

统一性
另外,不同组件间也需要合理的建立对齐关系,同时为保持界面的简洁性,同一界面内建立的对齐模式不要过多。
总结
界面的结构是提升界面品质感的关键,而合理的信息关系、字体、对齐方式能够让界面的结构更加完整,精致。也希望每个设计师的作品都更加的美而精致。